1、市場競爭格局
以海天味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和以恒順醋業為代表的國有企業是調味品行業的最主要參與者。調味品具有快速消費品的屬性,屬于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靈活、激勵到位,對本土市場理解更為深入的民營企業在調味品行業里表現出色。地方國企在行業內多扮演細分行業龍頭的角色,業務也具有比較強的地域性,營銷和渠道方面的能力較民營企業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本輪國企改革的推進正在釋放這些企業的內在潛力。
具體企業來看,2016年,海天味業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約為6.46%;李錦記緊隨其后,占比約為4.27%;第三至第五分別是老干媽、太太樂、美味鮮,市占率分別為3.63%、2.89%、2.83%。
從以上數據可知,我國調味品行業集中度很低,前五企業市場份額只有20%左右,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發展趨勢,調味品表現出向高檔化發展的趨勢,中高檔調味品市場容量在進一步擴大,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
同時,國家規范調味品行業,使得門檻逐步提高,國內大廠借機整合市場,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多采用資本整合方式,一批小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調味品行業將由分散逐漸走向集中。
2、產品競爭格局
醬油作為調味品中最大的細分品類,是眾多中國調味品公司的核心業務。從醬油的發展歷史來看,90年代一度良莠不齊,消費者對產地認知度強于品牌。這一局面隨著2003年左右,海天、美味鮮等通過廣告等形式樹立品牌認知而逐漸改變。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醬油品牌包括海天和李錦記,這兩家也是以收入計算中國最大的兩家調味品企業;在各區域市場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包括華南地區的中炬高新、湖南的加加食品和山東的欣和等。
調味品各細分行業龍頭也基本出現,但是與醬油相比,其他調味品子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更低,因此龍頭的市占率領先優勢尚不明顯。食醋行業的龍頭是鎮江恒順醋業,調味醬龍頭是貴州南明老干媽,火鍋底料的龍頭是重慶紅九九,料酒龍頭是湖州老恒和,蠔油龍頭是佛山海天味業,香辛料龍頭是駐馬店王守義,醬腌菜龍頭是涪陵榨菜,腐乳龍頭是北京二商王致和。雞精行業與其他子行業不同,行業集中度比較高,目前主要由外資主導,包括雀巢旗下的好太太和聯合利華旗下的家樂。
3、渠道競爭格局
就地域覆蓋面而言,海天和李錦記基本做到了全國市場的覆蓋,海天的四大銷售區域北部、南部、東部和中部對公司2017年的收入貢獻均達到了20%左右,區域間的份額相對較為平均。其他的調味品企業則在不同程度上對個別優勢的區域市場有較高的依賴程度,例如中炬高新對華南市場依賴程度較高,加加食品對湖南市場依賴程度較高,恒順醋業對華東市場依賴程度較高,涪陵榨菜和千禾味業對西南地區的依賴程度較高。